单位注册

热门搜索:

热点排行

相关推荐

会员动态 | 浙江零排技术破局:真空排水系统如何助力农村污水“三基本”达标

来源: 时间: 2025-07-15  浏览量:21 关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关键任务,其中污水治理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污水治理高度重视,政策暖风频吹:财政部下达288亿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水利部推动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各地也积极投入资源开展治理工作……尽管如此,农村污水治理困局依然难解,特别是污水收集这一基础且关键的环节,问题尤为突出。

1752571938672968.png


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污水收集率提高到70.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仅为40%左右。这一显著差距直观反映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相对滞后的现状。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原则推进治理工作,目标是实现治理后三基本,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距离这一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农村污水收集困难,首要因素是农户居住分散。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不同,广大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农户分布零散。在一些山区,村庄沿山谷、山坡分散布局,农户之间距离较远要将每家每户的污水通过管网收集起来,难度极大。铺设管网不仅需要穿越复杂的地形,而且管道线路长,建设成本极高,对于财力有限的农村地区来说,往往难以承受。

村镇分布范围广同样给污水收集带来巨大挑战。在一些地域广阔的农村,村镇之间距离较远,难以形成集中有效的污水收集系统。并且,许多村镇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屋建设随意性大,道路走向不规则,致使污水管网难以合理铺设。一些老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原本就薄弱,在没有前期规划的情况下,现有的街巷布局根本无法满足污水管网铺设的要求,强行铺设不仅施工难度大,还可能对村民房屋和现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管网铺设滞后也是农村污水收集的突出问题。尽管部分地区已经意识到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管网建设却未能同步跟进。在一些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站)的农村地区,由于管网不完善,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导致处理设施晒太阳,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污水收集还受到规划拆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农村地区面临规划调整和拆迁改造。在此情形下,地方政府往往对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持谨慎态度,担心刚建成的管网会因拆迁而废弃,造成资金浪费。这就导致一些可能面临拆迁的村庄,污水收集工作长期搁置,村民依然生活在污水横流的环境中。

农村污水收集难题的解决,绝非单一环节的突破所能达成,它既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以完善管网铺设与设施配套,更离不开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以及先进污水收集技术的创新应用。

实际操作中,农村的污水来源分散且水质复杂,既有生活污水,也有小规模养殖、种植产生的污水,这无疑增加收集的难度。资金投入需兼顾管网建设与后期维护,避免设施闲置;政策层面要明确标准与长效管理机制,杜绝重建设、轻管理;规划则需兼顾当下与未来,应对人口流动带来的排放量波动,保持方案灵活性。

应对这些挑战,污水收集技术的高效创新至关重要在众多先进技术中,真空排水技术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方案,正逐步在农村地区展现出独特价值。一方面,真空排水系统对地形的适应性更强,不需要严格遵循坡度要求,这对于地形复杂、高低起伏较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尤为重要,能大大降低管网铺设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其管道直径相对较小,施工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低,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同时,真空排水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减少污水渗漏和异味散发,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

浙江零排城乡规划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真空排水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其开发的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具有浅表开挖、能长距负压输送,越障过河、能搞定复杂地势,无虫害异味、能避免二次污染等特点,以及单泵房双罐设计、覆盖半径可达4公里,污水收集单元具有无需电源、可不设格栅、防水淹等特有优势。相信随着真空排水这类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必将为农村污水治理带来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主办单位: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竞舟路228号南楼4楼 0571-88025035 ICP备案编号:浙ICP备17005014号-1